一年一度的科技界“春晚”CES正式拉開帷幕!
這是廣大消費電子和科技愛好者的盛宴,各大廠商們都將自己壓箱底的“寶貝”掏出來了,芯片巨頭正面對決、無人駕駛汽車、激光顯示進入8K時代、能卷又能折的折疊大屏,CES 2023仍是行業風向標!
交通出行依舊是重頭戲,涵蓋從踏板車到飛行汽車各種創新出行產品,而電動汽車是絕對的主角。其中寶馬概念車不僅可以一鍵變色,還能與車主聊天~與其說是車,不如說更像“智能機器人”!
PC領域也是角逐激烈,像英特爾、AMD、英偉達等上游硬件供應商,也在此節點推出最新的處理器、顯卡等核心硬件,并介紹旗下的最新技術,從而推動PC產業整體升級換代。元宇宙不用多說,各大廠商爭奪戰一觸即發,各種VR產品眼花繚亂。
廢話不多說,接下來就是極果君這個上網看展看到眼花的“勞?!眘how time了!
一切設備的基礎,都是里面的計算核心。今年這場CES 2023中,包括英特爾、AMD和高通在內的芯片巨頭都有所動作。但英特爾行動迅速,率先搶了個頭彩,發布了多款全新桌面處理器,妥妥勞模一個。
下面咱們就來捋一捋。先是65W/35W的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3代非K處理器,65W的處理器用戶范圍會更廣一些,包括大部分消費用戶和商用客戶。這次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功耗低性能強,型號覆蓋i3至i9,其中i9-13900為24核32線程,睿頻5.6GHz。同等功耗前提下,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比上一代酷睿分別提升11%和34%,在日常生產力、游戲和內容創作等負載下都有明顯提升。
接著是“性能天花板”HX系列移動處理器,和12代一樣,分為55W的HX系列、45W的H系列、28W的P系列以及15W的U系列四大類型,面向不同領域的筆記本和消費者。其中旗艦型號i9-13950HX擁有24核(8 性能核 + 16 能效核) 32線程,同等功耗下,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比前代分別提升11%和49%,面對生產力軟件時更有底氣。
游戲性能方面,酷睿i9-13950HX比酷睿i9-12950HX平均提升了12%,當然不同游戲的提升幅度是不一樣的,在《英雄聯盟》里面提升幅度就明顯比較高。
最后就是面向于入門級計算領域的N系列處理器,有4核與8核兩個版本,均是能效核心,采用7nm的Gracemont架構,支持LPDDR5、DDR5、DDR4內存以及UFS 2.1、eMMC閃存以及SSD。日常的網頁瀏覽、網購、社交媒體等應用場景,新一代N系列處理器可以輕松勝任。N系列處理器還支持10bit HEVC、VP9編碼/解碼和AV1解碼,3D性能比上代強許多,在休閑游戲上有更好的體驗。同時支持HDMI 2.0b,播放4K HDR視頻也沒問題。
雄“芯”在握,步伐更大。繼英特爾后,英偉達也迫不及待亮出自家新成果。沒錯,說的就是RTX 4070 Ti顯卡?!產品規格上,其擁有7680個CUDA核心,頻率達2.61GHz,配備12GB GDDR6X顯存,支持DLSS 3技術。英偉達稱,RTX 4070 Ti性能最高可達RTX 3090 Ti的3倍,但功耗幾乎只有其一半。
價格更是只有6499元起,幸福來得太突然,估計不少發燒友要偷笑了。
比起RTX 4070 Ti顯卡,這次英偉達上新最讓人激動的是筆記本電腦 。全新一代GeForce RTX 40 系列,陣容包括旗艦級RTX 4090和RTX 4080,同時還有主流級RTX 4070、4060、4050筆記本電腦也一并推出。
GPU基于超高效的Ada Lovelace GPU架構,擁有能效最高提升2倍的新型SM多單元流處理器,還有第4代Tensor Core,第3代RT Core,讓光線追蹤性能最高提升2倍,性能和能效實現質的飛躍。
說到筆記本廠商怎么能少了外星人?在本次推出的新品中,最為亮眼的莫過于外星人M18,屏幕尺寸增加至18寸,幾乎已經可以直接取代家中桌機,爽歪歪!它還搭載熱乎出爐的13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,顯卡最高可選RTX 4090顯卡,還提供AMD和英偉達兩家顯卡給玩家選擇。起售價為2899美元,一季度上市。
同步更新的,還有屏幕稍小但可選配置同樣豐富的m16。最高搭載Intel Core i9-13900HK處理器,以及NVIDIA RTX 4000顯卡,另外也會提供AMD處理器與顯卡規格選項。
還有更輕薄的x14/x16兩款型號。在外星人看來,x14依舊是市面上最薄的14英寸游戲本,厚度為14.5mm,但它配備了13代酷睿i7處理器和RTX 4060顯卡,用秀外慧中來形容它再合適不過。
說到輕薄筆記本,LG也有話要說。這次LG展示了15.6英寸Gram Ulstraslim 筆記本,厚度僅10.99mm,重量僅998克,肉眼看確實比外星人x14薄了不少,不過人家個頭小。
還是來看看配置吧,LG Gram Ulstraslim裝備15.6英寸OLED屏幕,英特爾第13代Raptor Lake處理器,超緊湊的電源適配器。
內存8GB起步,最高支持32GB,在存儲方面采用第四代NVMe存儲,從256GB起步,最高支持1TB。
ROG也是展會???,這次帶來了新款18英寸游戲本,搭載英特爾最新13代酷睿H系列處理器和RTX 40顯卡,最高可選 i9-13980HX 處理器。內存可選32GBDDR5-4800,SSD可選2TB。不談別的,這尺寸是要與外星人在大屏游戲本一爭高低嗎?
粗略一看,今年這些PC大廠在尺寸和性能上是相當卷。不過,有一個品牌卻另辟新徑。這不,華碩在CES 2023展上推出了ProArt StudioBook 16和VivoBook Pro 16X。兩款筆記本采用高質量16英寸OLED顯示屏,支持3.2K分辨率和120Hz的刷新率,100% DCI-P3色域以及△E<2校色。但最大的亮點是,屏幕支持眼球追蹤術和裸眼3D,聽著有點意思~
沒記錯的話,這種玩法與競爭對手宏碁的IPS版本非常相似。
地球是圓的,世界卻是“屏”的~顯示器行業,三星的實力不容小覷,今年三星照例主攻游戲、內容創作和生產力,帶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顯示器。
其中,這款“OdysseyNeoG9游戲顯示器”最具有沉浸感~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雙UHD分辨率(雙4K)顯示器,1000R弧形57英寸面板,32:9超寬屏幕比例、分辨率為7680 x 2160,采用Mini LED技術,并支持HDR1000,響應時間為1ms,有HDMI和USB-C端口。
目前蘋果macOS系統還沒有對8K顯示器的原生支持,但在三星Odyssey Neo G9推出后,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。
雖然價格還未公布,但官方已經立了Flag,明年上架。
除此之外,三星還展示了名為Flex Hybrid的顯示面板,將折疊和滑動結合在一起,屏幕左側可以折疊,就像Galaxy fold一樣,右側則能滑動拉伸出另一個屏幕。用戶最大可以在長寬比16:10的12.4英寸屏幕上閱覽內容,這個尺寸已經接近大號平板或者小尺寸筆記本電腦了。
不得不說,在玩活上三星是把好手,還挺期待用在智能手機上搞個折疊屏Ultra。
只可惜人家沒說啥時候上市,又吊人胃口。
除了電腦硬件外,各種小配件也讓人眼花繚亂,尤其是索尼這款PS5無障礙手柄Project Leonardo,能幫助殘障玩家輕松、舒適的玩游戲。
并且具有高度可定制性,玩家可自由設置按鍵位置,選擇合適的案件形狀和大小,搖桿也有多種選擇。該手柄支持單獨使用,也可以和DualSense手柄配合使用。
順帶一提,這次索尼還宣布正式結束PS5短缺的局面,稱每個想要PS5的玩家都能夠更容易地買到。話都擱這了,之后再缺貨,就等著接收全世界的唾沫星子吧~
2022年CES上,寶馬憑借“電子墨水”大秀車身變色技術,出盡風頭!
今年CES寶馬全球首發Dee概念車,車身變色再升級,可一口氣換32種車身顏色,誰看了不說絕!
除了能“換裝”,車輛設計也很超前。車內僅有方向盤,其它剎車踏板,大量的按鍵隱藏在內飾面板下方。
實體屏幕也被取消,所有功能顯示由全景HUD投影的方式實現,車內的所有玻璃都可以視為屏幕。用擋風玻璃看電影,體驗絕對秒殺一票實體屏幕。
它不單是一個出行工具,還是一個“人工智能機器人”。大燈和格柵組成車外人機情感交互模塊,能做出喜悅、驚訝等不同面部表情,向車主打招呼眨眼,討人喜歡屬你在行。
車輛還能識別車主身份和位置,當車輛檢測到駕駛者走向駕駛艙時,車門則會自動打開以示歡迎。
雖然這車很酷,但肯定不給上路,只能算寶馬向外界傳達品牌理念的又一次推廣行為,帥就完事兒了。這里不得不夸一句,寶馬作為行業銷量一哥,在科技創新上確實很有想法!
不止寶馬,大眾這臺高端車型ID.7也穿上了彩衣~亮相時是帶有偽裝涂層的版本,車身全覆蓋“二維碼”,讓人第一眼看上去就想拿起手機掃一掃。
在二維碼之下,是幻彩車身,這里使用了發光油漆,并且可以分區域點亮,并連接到音頻系統。想象一下,聽著音樂開它去炸街,路過的小妹妹都忍不住多看兩眼~
說回正題,這是MEB平臺的首款純電三廂轎車,基于ID.AERO概念車打造而來,尺寸類似于帕薩特,內飾中控屏看起來“特里特氣”。WLTP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700公里。新車將于2023年秋季量產,2024年上市。
如今造車的新潮吹遍了大廠,索尼也是第三次來湊熱鬧了。去年CES上索尼帶來了全新的SUV車型,而今年是新品牌AFEELA原型車,定位中大型轎車,由索尼和本田合資的電動車公司打造。
雖然這款新車細節展示不錯,但樣式還是比較討喜,溜背式雙色車身設計,相比VISION-S 01,整車線條更為簡潔和貼合時下電動車設計潮流,并擁有貫穿式大燈、無框車門等流行元素。車內外共配置了45個攝像頭和傳感器,還有處理能力高達800 TOPS最大算力的ECU,將安全做到位。另外還有全新人機交互系統,提供個性化的車內娛樂體驗。
至于其它信息,官方暫未公布。該車將在2025年上半年開訂,2026年率先登陸美國市場。兩年后才推出,那時候純電大戰估計都早已落幕,它的電動車下場大概率跟索尼手機的境地差不多吧。
作為電動汽車領域“后進生”的Stellantis集團,在本次CES上全球首發兩款全新概念車—— RAM 1500 Revolution概念車和標致Inception概念車。RAM 1500 Revolution概念車定位為全尺寸電動皮卡,基于STLA Frame架構打造,采用雙電機驅動,配四輪轉向系統,最大容納200千瓦時電池組,續航里程可達805km,具備150kWh快速充電功能。量產版本預計在2024年投產。
另一款標致Inception概念車,是大型轎車,車長5米,車身高度1.34米。搭載兩臺電機驅動,系統綜合輸出功率預計可達680馬力,配備四驅系統,零百加速3秒內,最大續航里程800公里。
大家都知道國內新能源“卷王”極氪吧,這次在CES展上,極氪攜雙車亮相,包括極氪001和這款ZEEKR M-Vision概念車。其中極氪ZEEKR M-Vision概念車,早在幾天前廣州車展上就有亮相,新車基于浩瀚-M架構打造,是一臺無人駕駛車,配備多個激光雷達,可實現L4自動駕駛,空間看著也很大。2024年具備量產條件。
從智能電動到無人駕駛,極氪在純電領域開辟了一方新的疆土,可謂真正走向了高科技發展之路!
最后是高通,在汽車領域上也來摻了一腳。這次是一輛全新的概念車,整體造型類似于轎跑SUV,流暢的車頂線條+低趴的車身姿態讓它看上去頗具運動氣息。
憑借驍龍數字底盤和高通的橫向式聯網服務平臺,該車擁有多項個性化體驗,包括沉浸式信息娛樂、駕駛輔助和增強的安全性等。
說來有趣,多年未參展的FF(法拉第未來)今年也來了展會。2017年FF 91首次公布,多年過去一直未能量產交付到用戶手中。不過法拉第未來稱,最新的FF 91進行了一系列產品力升級,包括最新自動駕駛系統,26個主要系統和組件的升級等。
該車一再跳票,目前最新量產時間是2023年3月底,并在4月底前開始交付。咋說呢,賈老板畫餅,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,但車咱就是沒摸過。
這次展會奧迪也有帶來兩款展車,但最讓極果君感興趣的,還是其車載VR體驗“Experience rides”。
奧迪車載VR體驗采用了VR車內娛樂體驗開發商Holoride的技術,將高端VR空間與移動汽車相結合,其車輛定位軟件可讓VR內容與車輛實際行駛狀況實時同步。同時,該體驗還能通過同步用戶的視覺及其他感官體驗,降低用戶的暈車風險。乘車體驗靠奧迪,娛樂體驗就看奔馳了。
這次奔馳參展主題是“Tech to Desire”,展示技術的發展如何豐富用戶的生活,展出內容包括駕駛輔助系統,以及奔馳與合作伙伴ZYNC打造的車內娛樂系統,例如Apple Music、杜比全景聲音響系統等。
而在車載游戲體驗上,比亞迪這次展示了其搭載英偉達GeForce NOW 云游戲服務。比亞迪表示,在車輛停車或充電期間,用戶無須等待整個文件下載到系統,便可運行平臺上的游戲。除了常規的電動汽車外,本屆CES還有不少值得期待的移動出行產品。
現在聊汽車,還有還有什么能比自動駕駛更熱?作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,巴士、公交等客用大車,也是這片藍海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2023CES期間,本特勒旗下汽車品牌Holon發布了自動駕駛巴士,官方描述其為“世界上第一個符合標準的自動駕駛汽車”。
看下外觀,四四方方的車身輪廓,它平坦的車身邊緣、圓形的前大燈、大面積的玻璃窗。該車內部空間寬敞,最多可容納15名乘客,從而縮小了個人和公共交通概念之間的差距。
接下來這款車將會應用在物流和公共出行公司,此外還包含有市政、大學、機場、公園等。該車的最高速度為60公里/小時(37英里/小時),其續航大約為290公里。2025年在美國投入生產。
看完了地上跑的,再來聊聊天上的“飛的”。其中來自美國加州的初創公司阿斯卡,帶來旗下全新Aska A5。
這是一款垂直起降飛行汽車,外觀更像是一架可以在公路上開的飛機,而不是一輛可以飛上天的汽車。采用增程式驅動,空中飛行距離約為400公里,陸地上的續航未透露,預計2026年量產。
在完成CES展示后,A5將會開啟飛行測試。如果在空中突發機械故障,它可以通過打開降落傘安全降落。荷蘭初創企業Lightyear也帶來了第二代太陽能汽車,最大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。該公司第一款太陽能汽車Lightyear 0已經于2022年11月底宣布投產,據稱是全球首款直接利用陽光發電的量產電動汽車,售價為25萬歐元。
這一通看下來,極果君內心感嘆:我還想再活五百年,看看還有啥比打飛的更酷的出行工具~
佳能作為全球知名的相機企業,在此之前曾推出佳能EOS VR系統,可拍攝8K全景視頻。而此次,在CES展會上,其展示了第一款MR頭顯設備,需要連接電腦等計算單元使用。該頭顯為分體式PC VR,外觀輕薄,重量也較輕,可裝入日常衣物口袋。
頭顯正前方有4顆攝像頭,來實現Slam定位和全彩透視,透視攝像頭清晰度非常高,或與佳能自身的相機公司屬性比較相關。
老牌VR廠商HTC,這次攜新VR頭顯“ VIVE XR Elite”亮相,售價179萬韓元,折合人民幣約9738元。該VR頭顯重量輕、外形緊湊,折疊起來大小跟一個保溫杯差不多。
硬件上, VIVE XR Elite擁有2K屏幕分辨率、90Hz刷新率和110度視場角,可連接PC運行SteamVR,也可以連接安卓手機。同時,還具有彩色穿透功能,讓用戶可以不摘下頭顯的情況下,查看周圍環境。
今年索尼帶來的是全新PS VR2頭顯,雖然早在去年就已經曝光了,但正式發布還是令全球玩家相當興奮。
全新PS VR2采用OLED屏,單眼分辨率達到2000x2040,面板刷新率最高可達120Hz,觀察視野增長到110°。功能體驗上,該頭顯還內置了眼球追蹤系統和觸覺反饋Tempest 3D音效技術,讓游戲交互更真實。
更絕的是可“透視”,不用摘下頭顯就能看見外部環境。還支持超過30款游戲,包括PS的獨占大作《GT7》,讓人很難不心動!
電視市場雖然已經不再耀眼,但它們卻一直是CES的常駐嘉賓,三星、LG、海信、TCL、夏普等電視廠商活躍。今年展會,海信攜“全家桶”亮相,推出全球首款8K激光電視、ULED X系列電視、與徠卡共同開發的激光電視Cine 1等最新顯示技術,堆料非常足,不愧是老牌廠家。
8K激光電視值得重點拿出來說說~它擁有120英寸巨幕、8K分辨率畫質、全色激光引擎和全景聲場...總之一句話:不僅夠大夠“裝B”,觀影體驗也無敵。接著是ULED X系列電視,搭載海信自主研發的行業首顆8K AI畫質芯片,擁有行業最高的5000+背光分區,畫面的亮度和對比度提升到極致,同時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2500尼特的穩定峰值亮度。
海信與徠卡合作打造的激光電視Cine 1以及激光全色化技術,在CES展上也成為焦點。海信作為全球知名企業,在激光顯示技術方面有著全球領先的專利技術儲備,而在光學性能、成像質量方面有著嚴格的標準,兩者強強聯手,讓家庭娛樂更有“看頭”。
說到電視,怎么可能少的了老牌巨頭TCL,這次TCL也準備充分,帶來最新Mini LED智屏、QLED智屏等多款智屏新品。
東西多不要緊,總有一款滿足你~要想感受沉浸式的家庭影院體驗,不妨看看TCL新一代98吋Mini LED和QLED智屏,兼具行業領先的音畫質表現和尖端游戲性能。
還有TCL領曜QD-Mini LED智屏X11、旗艦Mini LED智屏新品QM8等,在畫質上更極致。其中QM8還配備了高達240Hz的可變刷新率,讓游戲畫面不再卡頓和撕裂。
三星在本次CES展上也全面出擊,亮相了包括全新Neo QLED、MICRO LED、OLED在內的一系列電視新品。其中2023年MICRO LED系列提供了50至140英寸的全新型號,給消費者提供無與倫比的高端畫質和更加多樣化的屏幕選擇。而新款QD-OLED電視共有49英寸、55英寸、65英寸和77英寸4種尺寸;屏幕刷新率144Hz,原生非超頻,支持AMD FreeSync Premium Pro防撕裂技術,峰值亮度達2000尼特。
如果說以上這些電視是在尺寸、畫質上激烈PK,那下面這款55寸的4K OLED 電視Displace TV就是在玩法領域獨自美麗。
這是美國初創公司Displace的產品,該電視能利用機背上的真空環吸附在玻璃、墻壁等平整表面。這樣臥室也不用再裝投影了,想看片了直接把電視搬進去~拆卸也方便,按鈕一按就完事。
對了,這款電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賣點——“真無線”。機身無電線或端口,但有一個專用的可更換電池系統。該公司表示,假如每天使用6小時,電池充滿電大約能使用一個月。當電視電量不足時,可以把電池取下并換上另一塊電池,實現無間斷的觀影體驗。
如今,很多智能手機都用上了無線快充,耳機也從有線連接變成了藍牙連接,無線鼠標、無線鍵盤更是早已普及?,F在連電視也脫離了有線的束縛,成為客廳絕對的C位。
不過在極果君看來,電視作為追劇觀影的工具,觀影體驗感才是第一位,必須解決電視上亂七八糟的廣告,讓用戶有干凈、流暢的系統體驗,同時讓跨設備追劇變得輕松、簡單、低成本,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回歸大屏。
在這次CES上,“帶屏”已然成為可穿戴設備領域的一大趨勢,現在不止手機、手表有屏幕,TWS耳機上也有了。JBL推出的TWS耳機Tour Pro 2,就裝上了屏幕,但僅1.45英寸,略小于智能手表屏幕。你可以用這塊屏查看通知,播放音樂,相比于語音、控制耳機柄等方式,屏幕控制更簡單直接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外,還有自帶攝像頭的三星智能烤箱、松下入口式麥克風、在“水上飛”的電動水翼船、穿在身上的動力外骨骼設備 Apogee等許多新奇小玩意兒,這里就不過多敘述了~
上屆CES是首次回歸線下,但不少參展商都選擇了線上參展,這次雖然疫情尚未結束,但線下的人氣顯然高了不少,幾乎所有領域的頭部科技公司都現身了本屆CES會場,熱鬧非凡。
從PC筆記本電腦到CPU、顯卡等PC硬件,今年PC圈新品目不暇接。而從今年展出的這些新品筆記本電腦中不難發現,未來PC沒有稀奇古怪的形態,一切都回歸到高性能,CPU 和GPU能力再度沖高,對游戲發燒友而言自然是件喜事。
與往年一樣,汽車技術依舊是2023年CES的舞臺中心,不管是大眾汽車率先祭出重磅車型ID.7,還是寶馬全球首發的全新概念車,亦或是比亞迪展示的搭載英偉達GeForce NOW云游戲服務技術,無一例外都與“電動”“智能”緊密相關。
另外電視尺寸越來越大,并開始向無線化發展。話說,今年科技圈的年度熱詞“元宇宙”,也為VR/AR賽道的玩家們帶來了較高的關注度,VR/AR設備也逐漸成為各大顯示廠商追逐新的發力點。但這條賽道玩家擁擠,要想脫穎而出也沒那么容易。
CES是整個科技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平臺,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大到智能汽車,小到各種配件,都反映出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未來性,讓人期待。目前CES大會正在進展中,相信接下來還會有更新鮮好玩的產品和技術出現~